老實說,看不明白的地方太多了。
對於宏觀經濟我有很多未理解的地方,以致作者引用很多歷史上的大機會時,我並不理解當中的邏輯。俄羅斯違約、金本位脫鈎、德國在戰後拒絕通脹。我現時無法理解事件是如何發生,更無法評論他的觀點。
不過就算能理解,還只是第一步。歷史不會重覆,也無法預測,所以是理解之後才能觀察,架構自己的理論,以及在市場上驗証。
話雖如此,本書給我的啟發還是不少。
他給我區分了投資者、投機會、賭徒等等的不同市場參與者。我一直認為「投資」才是王道,「投機」就是在賭。其實是單純地否定了內心投機的動機,如果因此而將自己一些投機的行為美化成投資,倒不如分清楚,如果想投機,就容許自己投機。
作者也指出了他過往的一些投機行為,低價買進某行業最差的公司,看好該行業,最後大賺差價。這是投機,不是投資。投資更像是和經營營運有關的東西。
事實上留意到不少平民投資blogger,是投資投機雙軌並行的。
而投機的確是比投資更可以獲取巨額利潤,當然風險同時不會少。
最近都很喜愛玩鋤大Dee,是因為有思考風險的因素。以手牌和場上所有的資訊,判斷自己應該進攻還是防守。就算手牌亮麗,冒風險的後果可以把前幾局贏回來的一次輸掉,有時遇到同花順也要忍痛拆開,為的就是要安全;相反有足夠信心的話盡量贏盡,把握好手牌時大勝,會令你在手牌平平時有更好的緩衝。
一個投機者最重要的是思考,不停思考。
所有消息出理的時候經已price-in,你要思考的是未被price-in的事情。不要跟著羊群走。例如減息,即使未開始減息,減息的消息一出,減息的預期經已完全反映在市場,到真正要減息時,反而市場未必有預期的反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